时间:2021-07-23 浏览量:950 字号:AAA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建工集团“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动作用,建工集团党委将在“龙江建工”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优秀项目带头人先进事迹”专栏,以身边楷模为榜样,为集团高质量发展高效益转型作出新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建工集团BIM(建筑模型信息化)的先行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
我国经济建设蒸蒸日上,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也从未停下脚步。科技发展要“大”,大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科技发展要“小”,小到某个企业,某个人。
韩国瑞,硕士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2017年10月进入建工集团。2018年年初接到时任领导的工作部署,负责集团BIM小组组建工作,负责BIM技术的开发应用与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在无到有的2年多时间里,他从里普利广场项目起步练兵,在集团内部培养优秀的BIM人才:取得全国BIM技能等级考试一级证书,2人;二级证书BIM高级建模师,2人。去年,集团BIM小组进驻坤腾项目部指导黑建一公司组建BIM小组,并负责小组全面工作,组织策划坤腾项目BIM应用落地,策划坤腾观摩会BIM展区。同年获得建工集团第一届BIM大赛一等奖,黑龙江省第一届“冰雪杯”建设工程BIM大赛一等奖,获得建工19年度先进个人。从基层回归机关后,参与策划集团各个重点项目的BIM推广及实施,包括国贸项目BIM应用落地,恒大康养城观摩会BIM应用策划实施,组织集团自营项目BIM投标,完成哈尔滨市第六医院迁建项目一标段和二标段BIM技术投标工作。
他也给我分享了这三年的学习与历练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有对软件的学习的,也有对整个工作流程的。他说:软件学习心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团队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1)团队工作必须分工明确。
如果把一个团队接到的工作任务比喻成一个重担的话,那么每个人接到的任务就如同每个人分担了担子的重量,担子的重量在被充分抬起后才会被移到我们想要移到的地方。我们的工作任务适用于这样的道理,只有把任务分解并让擅长的成员完成相关部分,我们才能把任务完成的又好又快。
(2)团队成员需成为某一软件能手,构筑BIM工作链条。
实现BIM理念是要依靠很多软件来实现的,每个软件又各有特点,如果要全面掌握相关软件必须得花上不少时间和精力。针对我们时间紧迫而任务却很繁重的特点,对团队的每个人进行分工,每个成员学习好一种软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这样便可尽快完成给定的任务。
BIM技术从政府发展的角度来讲,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要发展的重要技术。这种发展方向是为解决我国建筑行业长期处于粗放式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材料消耗量大而产出低的问题,已经是大势所趋。与国外BIM技术应用相比,我国BIM技术处于辅助的作用并且多应用BIM的可视化作用,没用充分发挥BIM的所有优势,更没有完成使我国建筑行业向集约式的模式转变使命。
要想使BIM技术被充分应用,必须满足如下几点要求:一要有足够成熟的管理平台并且具有定制化的功能;二模型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颗粒度;三必须具有强大的软硬件支持;现在各种资源投入到管理平台的开发上,比较成熟的管理平台如广联达的BIM 5D等。而第二点与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关,人才队伍足够成熟便可以建出满足要求的颗粒度模型。
尽管应用BIM技术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可为什么BIM技术仍然难以在各大项目有实质性的应用呢?
自接触BIM以来所接触的信息来看,主要原因如下:一、国内项目大多工期紧张,而BIM技术的应用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作前期的建模及检查工作,建设方与施工方不愿意把BIM技术作为关键工序来看待;二、BIM技术应用需要比较大量的软硬件支持,前期投入较大而所带来的效益没有被充分认识到;三、缺乏模型第三方检测机构,通过BIM模型提出的工程量难以被各施工利益方所接受;四、BIM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工作方式的转变难以被快速接受;五、投入的BIM技术应用的人才队伍在数量上不够,在质量上不高。
综上所述,尽管BIM技术在发展应用上仍有诸多困难,但是BIM技术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变得成熟,也将是企业走向国际先进企业的强大推力。如果企业不能充分认识到BIM技术所带来的巨变,必将被日益增强的市场化竞争所淘汰。作为四公司BIM成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BIM技术的应用能力,为企业带来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是BIM成员就有的责任。
在建筑行业整体向精细化管理方向的转型之际,BIM技术作为建筑业转型几大利器之一,得到了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随着BIM技术在中华大地的各大施工项目的应势上马,BIM技术在各大建筑公司正如火如荼地被研究应用。2021年是建工集团改革发展转型升级关键之年。聚焦“品质建工”“百年建工”战略目标,坚持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导向,全面实施科技强企战略。公司的战略发展,给BIM发展带来新的重要窗口期。
或许将来的某一天,中国会形成一个可以细致到全国各地每一个建筑每一个细小构件的巨大信息量的版图模型,在BIM技术出现的那一刻就预示着,这一定不会太远。在这之前,一定有许多人在为这个目标努力,在每个企业,也一定有某个人先行。
供稿:科技发展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