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学“四史”之改革开放史】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开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九十三)

时间:2021-12-01 浏览量:834 字号:AAA

第十二章 坚持改革开放, 奋力推进宁夏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节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促进宁夏新型工业化发展

 

宁夏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由之路。宁夏工业化的真正发展是在自治区成立以后、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前,宁夏已由典型的农业社会,初步变成了农业-工业社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揭开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工业化道路的新篇章。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目标。现在包括宁夏在内的全国各个地区都在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做着不懈努力。

一、当前宁夏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2年6月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工业强区新战略后,不仅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宁夏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使工业经济成为对宁夏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宁夏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即重化工业阶段,但工业化水平仍然较低,现阶段存在以下问题。

(二)工业结构不合理

在所有制结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比重过高。2006年宁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高达50.89%,非国有工业只占49.11%,工业发展缺乏活力。在部门结构和产品结构上,呈明显的资源导向型的重型化和初级化特征。轻、重工业结构中,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重高达82.95%,轻工业只占17.05%,轻工业比例过度偏低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具有相对优势的省区来说不是十分有利。在产品结构上,带有明显的初级型特点,表现为“五多五少”:原材料型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中高档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内销产品多,出口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地区结构上,不均衡状况有扩大趋势,宁夏工业经济主要集中于包兰铁路沿线和黄河两岸地带的川区,地区工业差距过大,一定程度成为影响宁夏工业化进程的制约因素。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宁夏新材料工业、生物制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近年来有较快发展,并初步形成了产业化,但是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除钽、铌、铍、机床、氰铵等行业的企业规模较大外,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关联度不高,产品链条短且层次不一。同时,还普遍存在着企业运营机制不灵活、产业核心技术掌握程度低、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和断层、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差等诸多问题,致使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差。

(四)环境支撑能力较低

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近年来,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由于宁夏客观上受到区位、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制约,工业企业的生产主观上还未根本转变“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的思想,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与资源、环境和生态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宁夏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2/3,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比较严重,森林覆盖率仅为全国的一半。2006年单位GDP能耗4.099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3倍。按照“十一五”期间宁夏节能减排必须达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的目标,宁夏每年应完成降幅2%的任务。这表明宁夏环境保护工作比全国其他省市区更繁重,今后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治理环境污染。

 

图片

来源:《改革开放论》